对话李翊云:我在寻找那种读过之后依然鲜活的书

责任编辑: 13hot.com

11月12日,2024年布克奖的最终归属将揭开谜底。今年的获奖作品,将由2024年布克奖评委团从2023年10月1日至2024年9月30日期间出版的156部作品中评选出来。5位评委中,有一位中国读者非常熟悉的美籍华裔作家——李翊云。

李翊云的作品包括《星期三的孩子》、《鹅之书》和《理性终结之处》等11部著作,其中《我该走了吗》已经被译成中文,于2023年底在中国出版。李翊云曾获得过麦克阿瑟基金会奖学金、古根海姆基金会奖学金、温德姆•坎贝尔奖、《星期日泰晤士报》EFG短篇小说奖、《卫报》第一本书奖、国际笔会/福克纳奖和国际笔会/海明威奖等。 她目前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,担任该校创意写作项目的主任。

在布克奖长名单宣布之前的7个月时间里,她连续看了156本书,大概每个月看20–25本书。她用“宣泄”(cathartic)向朋友描述这段集中看书的经历。10月底的一个阳光明媚的清晨,李翊云在她普林斯顿的家中接受了我的视频采访,分享她做布克奖评委的经历、感受,以及她近些年读书的心得等话题。

整个采访过程中,李翊云耐心地回答我的提问。她的反应很快,对英文单词特别敏感(注:整个采访用英文进行)。当我的提问中包含了不准确、模糊不清的英文单词时,她马上给我纠正,像是一位严厉的老师。这大概源于她用词的严谨、对词源的热爱。尽管如此,她在和我的对话中,经常使用“我想” “我认为”“我的意思是”这类词语……在我看来,这样的说话习惯无不体现她的谦虚、亲切、尊重和友好。采访中,李翊云家中的小白狗时而突然大叫,她马上说:“那只狗叫的声音很大,我非常抱歉!”

有趣的是,我发现我的生日和李翊云相差一天,正式采访前,我有点好奇地问她:“您相信星座运势吗?”她回答:“不相信”。ChatGPT这样解释:“不相信星座的人通常具备独立、理性、务实的个性,更注重科学思维和实际证据,喜欢用逻辑而不是运气来解释和面对生活中的事情。”

以下为对话实录:

1 , “一本好书是具有生命力的”

tjbyb.com:在参评布克奖的这156本书中,您要寻找的是什么样的书?

李翊云: 我要找的是那些对我来说,读过之后,依然“活着”(stay alive)的书。对于不同的评委,也就是说,对于不同的读者来说,有些书会以不同的方式“活着”。这是一个如此紧张的阅读过程,有些书能够留在我的脑海里,不是第二天,而是一周后或三个月后,它们依然会让我思考……这意味着,对我来说,这类书很特别。我在寻找的就是这样的书。

tjbyb.com:对于布克奖而言,怎样的书才算是一本好书?

李翊云: 我相信,如果你问100个人,100个读者,或100个作家,他们对此会有不同的看法。有时,你看到的人造花,它的做工精美,制作精良,而你看到的真花,它的花瓣的颜色、形状可能并不完美。布克奖短名单上的这六本书就像是真花,它们具有生命力。我一直认为,一本好书是具有生命力的,它不是人工制造出来的……具有生命力的书会通过某种方式和不同的读者产生不同的互动。我们5位评委,也会就同一本书产生不同的互动,这个过程非常美妙。

tjbyb.com:您把书比喻成花,那么,书的作者就像是园艺师?我知道您喜欢园艺。

李翊云: 也许可以这样比喻,作者在培育各自的书。我喜欢园艺,会做些园艺工作,所以我有时会从园艺师的角度看问题,这是我的特点。而另一位评委是音乐家,他可能会从音乐家的视角看问题。

tjbyb.com:除了具有生命力,一本好书还应该具有怎样的特点?评价一本书好坏的标准是什么?

李翊云: 一本好书必须吸引人,吸引读者,吸引其他作家,它必须不枯燥。这种说法不是我说的,之前有人这样说过。我认为,评价一本书好坏的标准并不存在。书不像是汽车,如果你有一辆新型汽车,你可以衡量它的速度有多快,或者它在事故中的性能表现有多好。书的评选,也不像是跑马拉松,谁先到终点就是赢家,第二名就不是赢家。布克奖的长名单包括13部入围的书,我们支持这13本书,认为它们非常好,人们应该阅读它们;布克奖的短名单包括6部入围的书,我们认为它们都是极好的书。

tjbyb.com:在布克奖的评选过程中,您是否发现当代文学中的某些趋势或主题?

李翊云: 评选这一年的文学奖,就像是对历史上某一时刻的文学作品进行快照。我发现,很多作品关注环境问题,比如气候变化等诸如此类当代生活中的困境。我发现很多年轻作家在写推理小说、乌托邦小说,或以未来为背景的小说。再就是,我并不是电影的忠实粉丝,但我发现一些小说写的像是电影、电视剧,这类小说很写实,节奏很快,但这并不意味着它们是好小说。

tjbyb.com:您如何看待和社会议题有关的文学作品?

李翊云: 作家不会在真空中写作,对吧?作家会关注发生在书房之外的事情,比如气候问题、环境问题、经济问题和贫困问题等。并且,多年来,人们一直都在关注这些问题,因此,看到这类内容的作品在此刻出版也很自然。

2 ,“每位作者都很努力,没有人能做到完美”

tjbyb.com:集中阅读这156本候选书,是怎样的体验?对您来说,作为评委的阅读和作为普通读者的阅读有哪些不同?

李翊云: 肯定是不同的。如果我只是一名普通读者,我对要读的书非常挑剔,而且读得很慢。但是作为布克奖的评委,读这一堆书是我要完成的一项任务,所以我会读得快一点。并且,在读这些书时,我尽量做到专业。我想对每本书都公平,于是,我并没有读这些书的纸质版,而只读了它们的PDF版,但我通常是不读电子书的。如果读纸质书,你就会看到书封上其他人对这些书的介绍、出版方的信息和书衣等,而读PDF版,可以屏蔽掉这类信息,只读书的内文。这样做,在某种程度上,可以让这156本书“规范化”(normalize)。另一个感受是,无论布克奖的评选,还是其它图书奖的评选,评委都在阅读、在比较,都需要集中阅读一群作家的作品……我有时会想,这本书是否在与那本书进行对话?或者,如果两本书的主题相似,我会想,这本书和那本书是否在说类似的话?自然而然,我的脑海里会产生这样的比较。

tjbyb.com:其它评委呢?他们看的是电子书,还是纸质书?

李翊云: 据说所知,我是唯一看电子书的评委,其他评委都选择看纸质书。

tjbyb.com:在日常生活中,您通常都是看纸质书吗?

李翊云: 是的。但我有时也会看电子书。比如需要快速读一些内容,或者查看资料的时候。我一直都喜欢纸质书。实际上,布克奖的长书单公布后,评委要再次阅读入围作品,从那时起,我就开始看纸质书了。

tjbyb.com:我了解到,您在日常生活中喜欢慢读,喜欢同时看大概10本书,那您看布克奖的候选书也是这样的吗?

李翊云: 对于布克奖的评选,我不会同时看10本书,因为这样容易引起混淆。我看完一本书,再看另一本书。这和我平时的阅读习惯不同。我提倡慢读,我是一个慢读者(slow reader),但这并不意味着我看书的速度慢。我不想太快看完一本书,不会一下子看完一本书。

tjbyb.com:一本书若是精彩的话,也不会吸引您一口气读完吗?

李翊云: 我不是为了看书才看书。对我来说,阅读不是一种消费行为。有些人觉得这本书太好看了,要一口气看完,这是消费者的反应。这就像是:东西好吃,我想马上吃完。而我并不这样看书。我被训练成不这样读书,或者说我训练自己不这样看书。我是作为一名欣赏者和评估者,而不是一名消费者,进行阅读的。因此,我不会这样想:哦,这本书太有趣了,我想知道接下来发生了什么。

tjbyb.com:在我看来,这样的阅读方式,有点儿像是在工作?

李翊云: 不是,这不是工作,这是我的乐趣。

tjbyb.com:为了布克奖的评选改变阅读习惯,这对您来说是否是一种挑战?

李翊云: 我不觉得这是什么挑战,因为阅读就是我的生活。阅读就像是我的呼吸,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。

tjbyb.com:您曾经表示《战争与和平》、《白鲸》等书是您最喜欢的书,您经常重读这些书,并表示,书还是同样的书,但您已经“成长、成熟和变化”。这种“成长、成熟和变化”会影响您读书的方式吗?

李翊云: 当我年轻时,读一本书,我会想,我对这本书的感觉,我对这本书的反应,但现在,我更多地考虑作者想做什么。我的立场已经从一个读者变成了一个试图把事情搞明白的人。即使对于那些写得并不完美的书,我也会思考作者在书中的目的是什么,以及作者在哪些方面做得很好,在哪些方面可能没有做好。我现在对书更有耐心了,因为我觉得每位作者都很努力,没有人能做到完美,我试着去理解作者的想法。

tjbyb.com:也就是说,您越来越从读者的视角,转向作者的视角去看书。

李翊云: 可能,是这样的。

3 ,“伟大的书籍激励着我”

tjbyb.com: 评选过程中,评委之间出现意见分歧怎么办?一位评委要试图说服其他评委吗?

李翊云: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,我参加过很多文学奖的评选,布克奖评委团是我最喜欢的评委团之一。它是最学院派的评委团。我们5位评委的意见并非总是一致,我们有时会有分歧,但我们的分歧以专业的方式存在。我们在讨论中各抒己见,没有人主导讨论。在过去的七个月里,我们进行了许多次讨论。我们互相了解,了解彼此分析文学作品的方法、彼此的喜好……每位评委都会认真倾听。我认为,优秀的评委通常都是善于倾听他人意见的人。

tjbyb.com:这些讨论都是在网络会议中进行的吗?

李翊云: 不是,有几次重要的会议是面对面进行的。

tjbyb.com:如果请您作为评委来评价自己的作品,您觉得那些方面是自己的强项,哪些方面还有提升的空间?

李翊云: 不行,不行,这样行不通。我的意思是,每本书都不同,假如你参加了一场舞蹈比赛,你的手的姿势可以改进,腿的姿势可以改进,舞姿可以改进……但书不同。这个问题不适用于写作。

tjbyb.com:那么,担任布克奖评委的经历是否会对您未来的创作产生影响?比如,您从众多作品中学到什么?

李翊云: 学到什么?那倒不一定。我想,我不会说“学到什么”,而是,这些书激励着我,伟大的书籍激励着我,特别是入围布克奖短名单的书。当我读这6本书时,我就会想:我现在真的很想去写我自己的作品。我想,这是一件好事。我在评委会中也提到过,这些书激励我去写作。所以,这不是学习本身,而更多的是一种感觉。看到别人在做这项伟大的事情,我也想回到电脑前,继续工作。

tjbyb.com:在布克奖评选的这段经历中,您最大的收获是什么?

李翊云: 我非常喜欢我的评委同事们,我和他们成为了朋友,我想,这是我们的美好的友谊的开始。

文章编辑: 13hot.com

9月开启了孩子们的新学期,也开启了成年人的紧迫感

郑静:暑假清零,夏日的倦怠和松弛也即将清零,下半年的起点并不在六月末,而是逃无可逃的九月。

和一位曾经的建筑师聊聊占星与运势

张乐愚:怀渺说她认命,但最大的认命是要先认识自己。人的优点和缺点会随着时移势易而变化,但自我认知的盲点却总会让人栽跟头。

为少数席位而战:三位中国网球运动员的成长之路

艾米:李娜、张之臻和商俊程是代表“80”、“90”和“00”的三代运动员,从他们在职业赛道的打拼轨迹,可以一睹网球人生的压力和起伏。

唐宁街10号的迎新与送旧

张璐诗:英国首相官邸的新旧交接,也是一睹英国政坛角逐最真实样貌的时刻。

在上海,寻找和体育有关的城市时光

郑静:从江湾体育场输球的贝利,到弄堂里的乒乓比赛,千丝万缕的记忆总会彼此串联,沉淀生成一个城市独特的气质密码。

从书店的窗子看见城市的风景

范庭略:商业是衡量一个城市生活方式的标准,它带给人们更多的选择,人们也会通过这些选择来判断自己正停留在文明的哪一个阶段。

一场音乐节和它的“创伤”议题

张璐诗:在意大利小城拉文纳,一场每年一度的音乐节希望通过音乐搭桥,联结面对创伤和纷争的不同城市,“这座桥虽然纤细,却很必要。”

在35岁之后的人生渐入佳境

张乐愚:在为《35岁之后的人生》这个栏目所展开的寻访中,看似是我在听不同的人讲述他们的故事,其实这个过程也像是个自我唤醒的仪式。

爱丁堡图书节总监:曾有人说书的死期到了,但这并没有发生

崔莹:和中国文化渊源颇深的苏格兰人Jenny Niven相信,人们总可以通过阅读不同的故事,了解不同的生存方式和人生状态。

时光的旋转门

范庭略:在潮热的黄梅天,我们一起回忆着那段热闹多彩的岁月,时光好像旋转门,改变了很多人和事,最终又将其沉淀为记忆。

气味笔记

范庭略:有些时候,熟悉或不熟悉的味道,会在不经意间打开记忆和随想之门。